为应对药品医疗器械全球化监管新趋势,推动临床试验质量体系升级,适应新形势下临床试验的高质高效发展。由成都高新区卫生健康局、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成都医学院指导,成都高新医学会、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区域GCP联盟、区域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联合主办,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和成都医学院体外诊断产业学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和伦理审查提升培训班”于2025年4月19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顺利召开,来自医疗机构、制药企业、CRO/SMO机构及临床研究专业人员近4500人参加培训。
会议开幕式由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周鹏教授主持,邀请到成都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体外诊断产业学院院长张涛,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罡,成都高新医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艾禾出席致辞。
张涛院长提出,学院将以跨学科协作网络为牵引,深化“规范引领+创新驱动”的协同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更多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和深厚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通过重构临床研究范式与科研伦理浸润式培养,持续激活临床试验领域的创新动能,为推动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新时代医学教育的力量与温度。
刘罡院长强调,GCP机构规范化建设是医院科研转型的重要基石,既要完善伦理审查与风险管控的双轨机制,更需培育研究者主动遵循科研规范的责任意识。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推动质量管理体系与临床诊疗实践深度融合,构建医教研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艾禾副秘书长表示,本次培训搭建了跨界协同创新平台,不仅实现知识共享与能力共建,更催化区域临床研究共同体形成。期待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GCP人才梯队。
会议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余勤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曾洁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陆麒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何燕教授授课。专家团立足法规框架与实务视角,通过"理论建构+案例推演"模式开展系统化阐释,针对《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建设要点及常见问题》《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撰写涉及的伦理问题与解决方案》《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审查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临床试验现场核查常见问题与高质量临床试验开展核心要素》《临床试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要点与实施经验》《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的质量保证》六大专题进行了各层次、多角度的精彩解读及分享。
本次培训班还特别增设了两场讨论,第一场讨论从申办方、研究者、机构办三方的角度,共同探讨“多方协同,共筑药械临床试验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的议题;第二场讨论从伦理审查体系构建的话题进行讨论,内容涵盖实施规范、跨机构互认机制及受试者权益保障全流程。
培训结束后,全体学员反响热烈、收获丰硕。既系统掌握药物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领域的新技术、新规范,全面更新专业认知体系;又深化对GCP准则与伦理规范的理解运用,拓宽科研视野维度,为后续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奠定方法论基础、提供实践指引。
通过本次培训,有效增强临床试验从业者的GCP规范意识与伦理素养,实现专业知识储备与实操技能的双向提升,优化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标准化流程,促进医疗机构临床研究能力实现规范化筑基、专业化提升、国际化接轨的阶梯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