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健康成长,点亮希望之灯——成都高新医学会学习困难门诊建设适宜技术培训班圆满收官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量:455

2025年4月28日至30日,由成都高新医学会主办、成都市青羊区妇幼保健院承办、四川中慧旭瑞教育协办,并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辅仁心智学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共同举办的“学习困难门诊建设适宜技术培训班”在成都高新医学会圆满收官。本次培训汇聚行业专家团队,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为全国儿科、儿保科及心理科专业技术人员共计78名学员提供了全方位学习困难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的专业培训。

此次培训班旨在培养基层医疗门诊一线学习困难专项干预专业人才,针对学龄儿童“不能学”“不愿学”问题,为医院和医疗机构学习困难门诊建设提供技术力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与教育系统在儿童学习困难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区域儿童心理健康事业发展。据《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首次披露,我国约有2亿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其中学习困难的发生率高达14.7%‌,相当于有近3000万儿童青少年受此困扰。远超公众认知的“成绩差”范畴学习困难,但其中仅不足30%获得专业干预!

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遭遇挫折,还可能在情绪、社交、升学择业等方面面临各种挑战,进而对其家庭及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次培训采用“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小组操练”形式,理论课程由北师大教授线上授课,共70学时,内容丰富全面;实操课程聚焦学困辅导卡的12次门诊实操技术,通过3天密集训练,助力学员掌握核心技能,提升专业能力。


4 月 28 日

成都高新医学会领导致辞,随后成敏主任分享基层学困门诊运行策略,丁常聪主任讲解学困分类及鉴别诊断,邹惜源老师探讨感统在学困门诊中的运用,吴娜副主任医师分享韦氏智测在学困门诊中的应用;任玥霏老师带来学困门诊辅导技术 1(OH 卡)和辅导技术 2(时间线)的讲解,并组织小组练习。

4 月 29 日

游悠老师和任玥霏老师分别讲解情绪调节、短焦技术、意向对话和人际调整等辅导技术,并组织小组练习。

4 月 30 日

子薇老师分享家系调整和内驱力培养技巧,任玥霏老师介绍学困门诊 12 次辅导结构运行思路,并组织小组讨论总结。经过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培训学员纷纷表示,课程内容紧贴临床需求,对基层学困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和学困案例的诊断与干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学员还将系统学习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专家团队精心打造的70课时认知神经脑科学课程,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学习困难儿童的神经心理特征,掌握从神经机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困难儿童提供科学有效的专业帮助。

未来,成都高新医学会将继续发挥“强基层、促转化”的引领作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