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习惯在冬天泡脚,以驱寒暖身、促进血液循环,而夏天泡脚同样益处多。
夏季炎热且湿气重,人容易出现没胃口、爱犯困、睡眠差等问题。
泡脚能刺激经络、振奋脏腑机能,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通过微微出汗,可以从下焦排出寒湿。
晚上坚持泡脚可以祛湿解热,预防热伤风,振奋精神,增进食欲,调节阳气入阴,调节睡眠,滋养心脾,起到安神的作用。
泡脚并非简单用热水洗脚,需注意以下细节:
1、区分体质:气虚严重(走路气喘)、阳气不足(非常怕冷)者,睡前泡脚反而可能兴奋失眠。
2、控制时长:一般 15~30 分钟为宜;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及肢体供血不佳者,需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避免加重缺血。
3、水温适宜:以 38℃~40℃为宜,泡到全身发热、似出又未出汗最好。
4、水量够深:建议没过脚踝,避免水过浅导致快速变凉,需频繁添热水。
5、避开空腹:空腹泡脚可能引发困乏、头晕、低血糖,饭后 1 小时后再泡脚为宜。
6、洗澡后再泡:泡完脚毛孔张开,若此时洗澡易着凉,且洗澡水温较低可能让湿寒入侵。
7、及时擦干:泡完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必要时涂抹润肤膏;体弱者或病人建议穿袜子。
8、特殊人群:腿部静脉血管病变、腿脚水肿者,泡脚可能加重症状;经期无不适者泡脚或增加出血量;心功能不佳者可能加重心脏负荷。风寒感冒、寒凝血瘀痛经者可泡脚。
9、草药泡脚:若体寒,用干姜、红花、肉桂;失眠用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等。需遵医嘱。
